为欢庆首个“非遗版”春节,梅州策划组织了持续21天的2025“梅”好时光万“巳”如意——“请到梅州过大年”系列活动,并将省文化和旅游厅文旅促消费支持政策和广州对口帮扶资源优势作为春节活动的有力支撑和亮点。全市推出火龙迎春、烟火年俗、非遗展演、潮玩乐游、消费惠民等年味十足的活动521场。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16.33万人次、旅游收入20.12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同比增长10.17%、12.34%;抖音梅州春节相关话题创历史新高,持续11天占同城榜TOP前3。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梅州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0%,位列全省第5;移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留梅过节人数明显增加。“高铁游梅州·惠享客都美”文旅促消费活动约带动293万人次参与,拉动消费2.93亿元。
21天主会场活动天天不重样
政府主导,省市联动合力共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春节文旅活动,围绕“请到梅州过大年”系列活动做出部署安排。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将“请到梅州过大年”系列活动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力抓手,作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公安、卫健、消防等多部门将活动纳入安全保障工作之中,全面压实责任。各县(市、区)党政主官亲自抓、带头抓分会场活动,并加强文旅安全检查,规范假日市场秩序。省市联动、全市一盘棋合力共推,全力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安全有序的节日氛围,确保活动出新出彩。
七彩祥云点亮梅州
主会场10场大型活动热闹非凡
惠民让利,持续拉动文旅消费。梅龙高铁开通后,越来越多游客选择乘坐高铁到梅州游玩,掀起“坐高铁游梅州”的热潮。梅州充分利用2025年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扶持资金,联合工商银行梅州分行等市内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精心策划开展“高铁游梅州·惠享客都美”文旅促消费过大年活动。在指定时间内购买高铁票来梅州的客户群体,可领取10—120元的消费优惠券,前往该市内旅游景区、酒店、活动主分会集市等文旅消费重要场所使用。诚意满满的优惠让利为梅州“拉满”人气,成功拉动全市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迎来“开年红”,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迎春花市人头攒动
亮点纷呈,浓浓年味引客入梅。整合梅州客家传统民俗,以客家元素引领文旅节庆新风尚,设计多处创意网红打卡点与特色消费场景,开展“福满梅州·暖心公益”活动,非遗集市精致热闹,让市民游客一站式游花市、吃美食、买年货。大埔花萼楼新春祈福活动传承千年客家文化。“火龙烟花贺新岁”“龙腾狮舞闹新春”等非遗活动以独有的“烟火气”“民俗味”奉上饕餮盛宴,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深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让梅州非遗在创新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元宵节(2月12日)当晚还将举办盛大的“嘉应古城闹元宵”活动,首次把非遗巡游、非遗展演、烟花秀等元素与客家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一场“现象级”的新春文化盛会。
国家级非遗烧火龙表演精彩壮观
琳琅满目,文旅大餐备受青睐。“梅”好时光万“巳”如意——“请到梅州过大年”系列活动共举办市县两级各类活动521场,包括重要节点2场、主会场10场、分会场15场、其他文旅活动490余场,涵盖文艺演出、文博展览、百姓舞台、非遗活动等场景,突出沉浸式文化感知和高品质旅游体验,多措并举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春临大地,福满平远”春节烟花汇演、“福满乙巳·寿乡迎春”请到蕉岭过大年系列活动等,让游客在梅州找到浓浓年味儿。各大景区引入新场景、新业态,通过主题活动、门票优惠(免费)、服务提升、环境优化等“宠粉”迎客。客天下景区“飞仙国潮秀奔富客家年”主题活动、客都人家文化旅游区“客都梦幻夜·欢歌盛世昌”活动、玖崇湖山水亲子乐园的“踏浪火壶·璀璨非遗”新春探秘动物迷踪活动……各类特色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梅州文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国家4A级景区客天下游人如织
媒体矩阵,宣传推广成效显著。抓住省文化和旅游厅“请到广东过大年”央视直播引流重要契机,梅州结合话题引导、达人推荐、短视频大赛等多种新媒体手段积极“种草”宣传推荐,“梅州文旅”抖音号相关话题总播放量、涨粉数再上新台阶,持续11天占据同城榜TOP前3。新华社、学习强国、南方+等主流媒体热切关注和报道,深入宣传梅州客家文化内涵与地方价值,进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