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结合产业和人口特点,策划“新春·进莞来团聚”主题系列文旅活动,推出丰富文旅产品,促进广大城市建设者邀请亲友来莞团聚、留莞过年,接好反向旅游、湾区周边游流量,助力东莞建设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湾区潮流生活休闲集聚地”。2025年春节假期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下近年来同期最好成绩,新春文旅市场欢乐祥和、繁荣有序。
2025年春节东莞南社古村活动(谢锐坚摄)
聚焦“新春·进莞来团聚”主题,以文旅热情展现城市温度。“反向团圆”营造制造名城的莞式年味。东莞作为千万人口制造业大市,东莞市文广旅体局积极顺应外地人口居多、从打工者到新市民的“反向过年”新趋势,市镇联动策划“新春·进莞来团聚”系列活动,推出“逛·花市、看·展演、玩·年俗、品·书香、乐·运动”等9大主题板块400多项精品文旅体活动,并联动韶关、佛山、铜仁、吉安等周边及结对帮扶城市联合宣推。迎春花市、挥春送福、龙狮巡游、火柴盒音乐会、非遗墟市等丰富的新春活动,让东莞成为一座充满温度、适合团圆的宜居之城。推出东莞“新春文旅大礼包”助力旅游惠民。整合全市各大景区、精选酒店、热门电影院、餐饮企业以及旅行社推出优惠打折等活动,11家万达影城为市民送出6.66万张春节档电影观影优惠券,东青旅等旅行社推出“巡游莞忆”等本地游出行优惠套餐,全市公共交通免费开放,50多项优惠让市民游客享福利、得实惠。“暖心接站”“文化进企”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在虎门高铁站设置“快闪庆春”“墨宝迎春”“美味品春”以及热茶零食等文化区域,“莞小鹅”“虎威威”以及醒狮等东莞特色潮玩IP组成欢迎团和接站团,在火车站台、出站口热情引客。大年初一,厚街、谢岗等镇组织醒狮表演,非遗体验项目走进三星视界、华能燃机热电等大型企业,为留企过年的员工送上暖心新春祝福。
大朗镇文化进企业新春慰问活动走进重点企业
创新“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以文旅特色打造新兴目的地。“湾区周末”引客入莞全面启动。根据东莞市旅游发展大会部署,针对短途游、周末游兴起热潮,东莞创新打造“湾区周末IN东莞”文旅活动品牌,策划推出覆盖全年52个周末的文商旅体主题活动。莞城街道在“东莞记忆”街区举办传统春节习俗体验“迎春妙会”“百年老街展新颜”等活动,获《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栏目报道。南城街道上演“青春国乐进行时”国乐大师方锦龙国潮音乐会,特邀全市300名高层次人才和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工地80名建筑工人一同观看,传递“友善东莞”城市温度。横沥镇推出“灵蛇贺新春·牛人游牛镇”系列活动,结合“百千万工程”打造田饶步舞草龙、稻香饮食文化中心等新型文旅体验场景。万江街道举办“花Young莞邑”锦绣龙湾花灯会,融合东莞地标、国潮、蛇年等元素的20组大型花灯传递新春祝福。“湾区周末IN东莞”有效带动“一镇一品”文旅品牌矩阵建设。讲好新春莞邑文旅故事。精选代表性留莞团聚家庭、在莞外国人新春体验进行专访传播,CCTV4《中国新闻》报道东莞台胞留莞团聚过大年,助力两岸团圆。大年初三,东莞烧鹅美食IP持续出圈。举办“莞味新春”短视频创意大赛,推动全民化身东莞文旅推荐官。
彰显首个“非遗版”春节底蕴,以文旅融合赋能幸福生活。“非遗版”春节传统文化韵味更浓。东莞潮玩“吉祥蛇”亮相文旅部全球“欢乐春节”活动,送达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莞原创歌曲《一湾潮起》亮相央视“百花迎春”中国文联春晚;东莞古筝乐团创作《阿妹谣》MV传颂年初二“回娘家”新春习俗。麒麟醒狮巡游汇演、新春剪纸、茶园松糕制作、打铁花、水南传统民俗交盘会等新年非遗体验项目遍布全市。“展演节赛”丰富假日多元文旅供给。东莞市文化馆连续3晚举办“潮流东莞·火柴盒过大年——综艺迎春晚会”;市镇两级图书馆联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出“品书香贺新春”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东莞玉兰大剧院春节期间舞台剧、儿童剧精彩不断;东莞市博物馆联盟、美术馆联盟推出《莞·藏100件文物里的东莞故事》《〈长城颂〉创作文献展》等精品展览,以蛇年文化元素打造沉浸式逛展体验。全域旅游逐渐成为新趋势。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隐贤山庄、东莞香市动物园等传统景区客流稳定。市民游客在黄旗山登高祈福,在山姆超市、盒马鲜生欢乐购物,在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漫步,商圈、街区、市场、田园等生活场景成为大众休闲好去处。金典牛奶、莞企OPPO新春广告影片带火拍摄地南社古村、石龙中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