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畅游晋中环城绿道 满目春色怡然自得

来源: 山西青年报  作者:  日期:2025-03-28  属于:山西 点击: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中段


晋中环城绿道作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支线,将多个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串链成景。环城绿道和汾河廊带生态旅游通道交相辉映,成为晋中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康养小镇 蹚出发展新路

晋中环城绿道起点位于小西沟景区南侧,总投资13.6亿元,是促进交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民生工程。小西沟文旅康养小镇位于太原与榆次的交界处,距离太原长风东街4.6公里,出则繁华,入则宁静,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走进小镇,白墙灰瓦、错落有致的中式民居建筑群让人眼前一亮,180多个商业建筑单元被规划为民宿客栈、特色酒店、传统美食、中医药养生、文化创意、非遗展示等区域。

大戏台位于民俗商业区中央,游客可以在这里听剧品茶,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在戏台转角处的安时光艺术城堡集影像、民宿、图书馆、艺术馆于一体,其顶楼的网红游泳池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打卡。

在非遗展示区,近50名非遗传承人一边创作,一边通过各种方式与游客互动。喜织纺将非遗传承、织布体验、亲子研学融为一体,每天都会有小朋友前来体验织布技艺和农耕文化。小镇还引入了几十家山西特色美食,漏鱼儿、泥屯小米饭、徐沟灌肠……正宗、味美、纯手工制作的小吃常引得游客专程前来品尝。

曾经的这里是一片乱石滩,经过多年治理,如今已变得郁郁葱葱,成了满目苍翠的绿色家园。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为小西沟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活力。围绕山水田园文化,村里引进了康养文旅小镇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也从文旅小镇的建设中受益。

森林公园 自然风光绮丽

出了小西沟,沿着旅游公路一路前行,便到达了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是晋中市“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旅游业、扶持发展三山(榆次乌金山、寿阳方山、和顺云龙山)规划的龙头项目,是榆次旅游产业“四篇文章”之中的鸿篇巨著。

公园属太行山西缘山脉,位于榆次以北17公里,太原以东22公里处。由乌金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脉和明珠湖组成,总面积5.5万亩,森林面积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乌金山海拔较高,最高达1500米,山底和山顶温差较大。在炎热的盛夏,山下酷热难耐,山上却凉风习习。境内森林茂密、植被丰富,乔木、灌木及其他植物达330余种,是天然氧吧。景区气候凉爽湿润,空气清新宜人,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层林覆盖,郁郁葱葱,实为黄土高原上不可多得的“绿色明珠”。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景色优美,更有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三教圣地、五台下院、七星文化、清凉胜境、天然氧吧、度假乐园”等美称。

后沟古村 浓缩农耕文明

呼吸了新鲜的空气,沿着旅游公路继续前行,在距离晋中市区22公里处的东赵乡有一个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后沟古村。走进村中,放眼望去,民居高低错落,散布于黄土高坡的山坳之中。

后沟村的历史至少可以推至元末明初,甚至更早。龙门河穿村而过,体现了古代农耕文明时傍水而居的智慧。村口一左一右两座土山,相互围抱,避免了黄土高原上风沙的侵袭。村民的居所,基本是依山就势而建的窑洞和瓦房,除传统成排成列的“一”字形窑洞建筑外,还有独特的窑上窑、院中院的形制。这在窑洞类建筑中较为罕见。令人赞叹的还有古村建筑统一规划、布局科学的排水系统。

依托留存千年的古村落资源,借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后沟村深挖“乡愁”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因文化而兴、因旅游而富的乡村振兴路。

农耕文明就是发展底蕴,乡愁记忆就是致富机遇。随着村居环境的逐步改善,后沟村农旅融合的方向愈加清晰。在守住古村传统文脉的同时,后沟村大力举办民俗表演、文艺比赛、技艺展示、农耕体验等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住古村,进行制作、展示、体验,保留、传承民俗文化。同时,依托后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黄土农耕文明优势,高质量打造了文旅研学写生基地,实现了从“单一种植业”到“农旅融合”的精彩蝶变。

如今的后沟村,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村民通过景区分红、场地租赁、旅游服务等,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节节攀高。居住在别墅里、耕作在田园上、活动在景区中、熏陶在民俗下,后沟古村已成为人们寄托乡愁的栖所。

 草坡湿地 感受自然野趣

游完古村,还可去黄土农言文化旅游区、百草坡森林植物园和潇河湿地公园,感受满眼春色。

黄土农言文化旅游区由黄土大峡谷串联贯通,景色壮美,区内厚重的官道驿站文化和农言文化别具特色,拥有逾600年历史的北方堡寨式古村凤凰寨,还拥有榆次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村庙——资圣教寺。旅游区内垂钓、骑马、篝火、驻唱和露天电影等娱乐活动一应俱全。营地内,树林区、草坪区和湖畔区等40多个大小不一的营位,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百草坡森林植物园除了风景怡人,坡上的瑞云汇景房车露营地更显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意斑斓。15座风格迥异的木屋静静地隐现于郁郁葱葱的自然怀抱中。100个帐篷露营位依山而建、沿林而修,与露营地融为一体。6个充满科技感的星空舱与8辆房车,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住宿新体验。

潇河湿地公园内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合理搭配的植物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增加了游客的游憩趣味。公园保留了大量原生乔木和自然林带,园路依自然地势起伏,隐藏在植物之间的各类木栈道和观景平台,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公园集生态治理、休闲娱乐于一体,运用“水、草、路、桥、石”造景,打造出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隐有现、有开有合的自然景观及春华秋实、栖凤涵青、梧凤迎祥、百亩葵花、花海融春、清风林影、绿影长廊等主要景点。公园由东至西引潇河水入园形成溪流水泡,种植有菖蒲、香蒲、芦苇、水蓼、水葱等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

从晋中环城绿道一路走来,山水人文、车行景移的动态景观尽收眼底。一线串起多处景,随着基础设施、游憩设施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沿线的景观质量、环境质量有了提升。这条绿道实现了交通建设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沿线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宣传国家旅游政策,传递更多旅游信息,展示祖国大好河山,传播中华传统文明,推广旅游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立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