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区花茂村:花繁叶茂春意浓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  日期:2025-04-02  属于:贵州 点击: 

4月1日,春日暖阳倾洒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的青石板路上。白腊河畔,垂柳依依轻拂水面;陶艺馆内,泥坯在游客手中逐渐成形;农家小院,飘出了盬子鸡的醇香……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花茂村考察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总书记温暖的话语,如春风和煦,说到了花茂村群众的心坎上。随着国家一项项好政策的实施,花茂村发挥自身优势,着眼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全村面貌一年变了一个样。成片的金黄色油菜花、一幢幢青瓦白墙民居……漫步其间,透出浓浓的乡愁味儿。

清早,花茂村薄雾还没散去,“红色之家”农家乐院里灶台上,炖着的盬子鸡已冒起热气。老板王治强麻利地开始摆放桌椅。

“红色之家”是花茂村的打卡地,招牌菜盬子鸡上了当地美食的“必吃榜”。过去,王治强和村里的青壮年一样,常年在外务工。2014年,他返乡创业,在自家院子里开起农家乐。这也是花茂村的第一家农家乐。

“一开始生意很一般。”王治强说,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后,游客涌来,院子里的饭桌天天摆得满当当。

2015年6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王治强的农家乐,进房间、看院落,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对乡亲们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希望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共同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

村子火了、游客多了,王治强把家里的二楼和后院也改成了餐厅,旅游旺季,还要请10多名村民来帮忙。他笑说:“‘订餐热线’一响,就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焊花四溅、机声阵阵。在花茂驿站长征文化研学基地里,十余名工人正在为4月12日基地开业做最后的冲刺工作。枫香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伟介绍,研学基地规划面积约30余亩,涵盖长征主题体验区、非遗工坊、生态露营区等板块。

花茂村曾是中央红军长征途经之地,红色文化遗产丰富。基地负责人杨波说:“我看中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精心打造后,肯定能成为暑期旅游的爆款。”

尽管尚未开业,基地已接到近万人的研学订单。“预计每年将接待3至5万人,创造300万元以上的产值,解决当地就业20余人。”对未来,杨波充满信心。

夕阳西下,白腊河泛起金波。文化广场上,广场舞的旋律随风飘荡。村民母先才烧制的新一批陶器即将出窑,王治强忙着接待旅行团……

据统计,过去十年间,花茂村累计接待游客859.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6.9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607元增加至27454元,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从26万元增加至1402万元。

花茂村,曾叫“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来村子改名为“花茂”,寄寓了“花繁叶茂、繁荣兴旺”的美好愿景。从“荒茅”到“花茂”,变的不仅是名字,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如今,这座黔北山村正以蓬勃生机续写着新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宣传国家旅游政策,传递更多旅游信息,展示祖国大好河山,传播中华传统文明,推广旅游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立即搜索